自從進入新年以來,陳勇就開始到新的廠區(qū)上班了。一大早,他來到了杭叉集團新建的臨安生產基地的廠區(qū),開始了一天的工作。“雖然我們在09年上半年確實經歷了很多困難,不過我們的新廠房仍然在今年4月1日全面投入使用,而且為了不影響銷售,我們只用了10天就完成了搬遷”,已經在新廠區(qū)大半年的陳勇說。
37歲的張智成是威瑪叉車的一位管理層人員,負責廠區(qū)的生產管理事項。前不久,威瑪叉車剛剛建成的第三期廠房內,一臺臺嶄新的叉車不斷開下生產線。新廠房中,超大噸位內燃叉車產品線已經初具規(guī)模。
在歷經了前幾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工程機械行業(yè)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終于逐漸“冷靜”下來。尤其是叉車制造業(yè),受困于海外市場的萎縮,在發(fā)展中無疑被澆了一盆冷水。原本應該是休養(yǎng)生息的一年,杭叉、威瑪等叉車生產企業(yè)卻選擇了一條“擴張”的道路,未免讓人不解。
在擴建新廠房的同時,產品的研發(fā)力度、新品的推出頻率也在不斷加快。在這方面,剛剛進入中國市場兩年的威瑪叉車表現尤其明顯。2009年,威瑪叉車已經完備了1-10噸內燃叉車系列的生產和銷售。其中3噸內燃叉車、6-10噸大噸位叉車表現出眾,在與其他叉車廠家配置相當的情況下,有很大的價格優(yōu)勢。“前些年中國的叉車市場確實繁榮過,不過在經濟危機之后,更多的企業(yè)認識到苦練內功、夯實基礎的重要性,只有基礎過硬,才能從根本上應對叉車市場的新的生機,”威瑪叉車的一位負責人說,“在這種市場預期的引導下,威瑪叉車將在2010年進一步完善1-3.5噸電動叉車的設計和生產,并在超大載荷內燃叉車方面進行探索和嘗試,以此應對競爭更為激烈的市場。”
威瑪的動作似乎已經表明,無論是廠房的擴建,還是產品的開發(fā),危機重重的2009年正好成為其在2010年“新生”的積蓄期。業(yè)內人士認為,威瑪的表現部分彌補了國內叉車企業(yè)對市場信心的不足,成為拉動全國叉車銷售盡快恢復的重要動力。威瑪叉車市場負責人表示,國內及國際叉車市場的全面復蘇期已經到來,在經過長達一年完善自身產品譜系結構和渠道布局的積累期后,威瑪已經完全具備了把握好每一個發(fā)展機遇的能力。
2009年是叉車業(yè)界公認的危機年,卻又是叉車業(yè)集體發(fā)力的一年。據不完全統計,除了杭叉和威瑪,林德、TCM、克拉克、帥成、三菱重工等20多個國外重工機械制造商也紛紛在中國投產;在國內,則有上海合力叉車有限公司江蘇如皋分公司開業(yè),此后浙江美機等國內企業(yè)宣布進軍叉車業(yè)。
危機的煙云尚未散盡,眾多國內外叉車企業(yè)已經走上了一條投資擴產的道路。這種“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局面似乎預示著叉車市場的逐漸回暖。威瑪叉車的負責人總結道,“在危機中進入市場的叉車企業(yè)不在少數,2010年的中國叉車市場將面臨更激烈的競爭。”
2025-01-24 16:10
2025-01-24 13:56
2025-01-24 13:54
2025-01-24 13:53
2025-01-24 13:52
2025-01-24 13:47
2025-01-24 09:48
2025-01-24 09:34
2025-01-24 09:33
2025-01-24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