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和水下
1、風力
人類借助風力,信風而航,悠哉悠哉直抵天涯。鄭和、達伽馬、哥倫布,那個不感謝季風呢?
圖片來源于網絡
2、人力
水上搬運除了風力之外,在冷兵器時代,另一工具就是人的手和腳。落水之時,手腳劃動不僅可以救命,還以在水中娛樂。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來撥動木槳。據說鄭和大船上的水兵,除了打仗之外,就是用劃槳來對付橫風和水的阻力。目的就是,精準的水上物料搬運不僅可以宣揚皇威,還可以傳遞中華之文明。
3、動物之力
動物在水中短暫的負載和搬運的能力,原本不提,但事實上不能忽略。在冷兵器時代,除了船只以外,一些水中游泳高手,比如鸕鶿、水獺等,為人類的食物需求而提供水下搬運服務。而現代戰(zhàn)爭中,據說有人專門訓練海豚,甚至鯊魚來代替蛙人執(zhí)行軍事任務。
空中
1、飛禽
圖片來源于網絡
聽過秋鴻來信嗎?蘇武在貝加爾湖牧羊之時,就通過它傳遞信件給漢帝,最終得以回歸。和現代的信鴿傳遞情報是一個道理。極少數的飛禽一樣可以成為人類的助手,成為最具有價值的最輕量化物料搬運的空中工具。
圖片來源于網絡
2、氣流
人類很早就發(fā)現并利用熱氣流來完成輕量化的物料控制搬運。風箏和孔明燈就是最直接的體現方式。事實上,鳥類比人類更早發(fā)現并實踐這個現象。
圖片來源于網絡
3、人力
人類借用工具(射箭、彈弓、投擲等),通過肌肉爆發(fā)力將物體在空中完成短暫的投擲來完成位移。從而獲得食物,造就娛樂和御敵。
巫術和氣功
聽說過用巫術和氣功來移動物體嗎?
最早的巫術出現在原始社會的圖騰,人類祖先中那些號稱獲得超自然能力神婆鬼漢,通過冥想和意念實現所謂的“隔山打?!?、殺人于萬里之外,“穿墻”和意念取物和搬運物體,最終證明是古老而經久不衰的笑資和愚人術。在中國80年代氣功熱的時候,不少氣功大師甚至愚弄高層和科技精英,號稱能呼風喚雨,依然逃不過是一場騙局。
2、熱兵器時代
地面
圖片來源于網絡
中國人對火藥的發(fā)明,把人類當仁不讓的拉進了熱兵器時代。這是一個劃時代的合成粉末!和冷兵器相比,熱兵器不需要人來提供額外的動力。雖然熱兵器時代的第一工具,被中國人首先應用于驅趕鬼神祭奠祖先,而后用于軍事。但無論如何,軍事行為亦逃離不了通過物料搬運來實現終極目的。以下列舉的動力和部分工具,均是熱兵器時代最顯著的搬運引擎。
1、蒸汽
圖片來源于網絡
幾乎所有的人都認為,蒸汽機是由英國人瓦特發(fā)明的。相當正確!英國人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的所有科技知識來源,卻跟中國人有相當大的關系。比如中國人提供了偉大的四大發(fā)明,為他們提供了西方文明第一次崛起最需要的技術興奮劑。而以蒸汽為動力的所有搬運工具(紡織機、車、船等),從18世紀開始崛起,一直獨占鰲頭到20世紀初才讓位于內燃機。
2、石化燃料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內燃機在出現,同樣要歸功于中國人發(fā)明的火藥。起源于荷蘭物理學家惠更斯發(fā)現火藥在有限空間瞬間爆炸推動物質快速位移的研究,最后因火藥燃燒難以控制而未獲成功。1794年,英國人斯特里特提出且第一次提出了燃料與空氣混合的概念。1833年,英國人賴特提出了直接利用燃燒壓力推動活塞作功的設計。19世紀末期,德國發(fā)明家奧托放棄四沖程內燃機的專利,從而使得以內燃機作為動力的物料搬運的工具,層出不窮的出現。
比如:汽車(運人也運物)、叉車、飛機、輪船等等。
2025-01-20 09:05
2025-01-16 11:09
2025-01-16 11:01
2025-01-16 11:00
2025-01-16 10:57
2025-01-16 10:52
2025-01-15 09:34
2025-01-14 09:13
2025-01-13 09:25
2025-01-08 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