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壓元件就像工程機械的心臟一樣,但是高端液壓元件大多在德國、日本、美國等生產,而我的工作就是開發(fā)并應用我們國人自己制造的‘智能心’”。中聯重科股份有限公司土方機械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中央研究院新產品研發(fā)中心副主任袁野近日對記者說。
袁野是一個地地道道的長沙人。他于2011年3月畢業(yè)于浙江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專業(yè),碩士學歷,從事液壓傳動與控制技術研究。自2011年4月入職中聯重科工作至今,現任土方機械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中央研究院新產品研發(fā)中心副主任。
液壓元件對于工程機械,就像心臟和肌肉對于我們人體。液壓泵把發(fā)動機輸出的機械能轉換成液壓能,液壓閥把液壓能分配到工程機械各個工作機構(液壓缸、液壓馬達)上,然后由液壓缸、液壓馬達再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讓機器實現各種動作。這個過程,就像心臟將血液輸送到人體的各處肌肉,肌肉通過收縮、舒張來完成人體各個關節(jié)的動作。
現階段下,國內液壓元件普遍呈現出低端產品同質競爭、產能過剩,高端產品供給不足、依賴進口的局面。我國每年進口液壓件占液壓元件總銷售額約三分之一,但這些進口液壓件卻占掉了我國每年所有液壓件總利潤的三分之二。
全球正處于從信息時代向智能時代的高速過渡期,工程機械、農業(yè)機械等先進制造裝備主機產品已大量應用傳感控制、互聯物聯與數據挖掘等現代技術,以實現產品的智能化與產品的互聯物聯,促進企業(yè)從生產制造型轉變?yōu)榉罩圃煨?,拓展企業(yè)后市場收益。液壓元件是制造裝備的核心基礎零部件,是主機動力系統(tǒng)能量的分配中心、動作的控制中心,主機智能升級強烈依賴著液壓元件的協同升級。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11年-2016年期間,袁野被委以重任,作為中聯重科中央研究院液壓技術方向負責人,帶領中央研究院液壓技術團隊在液壓測試技術、智能液壓元件研發(fā)及應用方向上開始了創(chuàng)新攻關。他有著自己的“機械夢”——希望通過電氣化、數據化、互聯化,實現液壓元件智能化,進而推進工程機械高端液壓元件國產化。
測試是液壓的基石,在袁野看來,攻關液壓技術的首要前提是構建強大的測試平臺,積累豐富的測試數據。建設機械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設立在中聯重科,液壓實驗室是其中一個的重要組成部分。袁野帶領他的測試團隊,通過3年時間,建設、改進和完善液壓元件與系統(tǒng)測試平臺,推進液壓實驗室通過CNAS認可專家評審,依據國際標準建立了一套質量管理體系,具備了按國際認可準則開展檢測和(或)校準服務的能力,其提供方向、壓力與流量三大類控制閥核心性能的第三方認可檢測報告具備國際認可能力。也就是說,通過袁野所負責的液壓實驗室出具的液壓閥測試報告,在全球范圍內都被認可。
在這個液壓實驗室,袁野與他的測試團隊完成液壓元件與液壓主機測試任務超過100余項,幾乎涵蓋每一種液壓元件、每一類工程機械的液壓系統(tǒng)。
在外人看來,液壓實驗室的測試任務異常枯燥,由于經常拆換元件、改裝設備,工作服經常是沾滿油漬,當遇到場外測試任務時,烈日、寒風中攀爬機器、持續(xù)作業(yè)也是常事。但袁野與他的團隊卻覺得這是一份非常有價值的工作,因為每一次測試都是一次對液壓元件與系統(tǒng)的深入了解,除了積累寶貴的試驗數據,還能發(fā)現設備的現存問題,并提出改進方案。所以,每一次測試,除了提供測試數據,袁野團隊還附上“贈品”:一個針對性很強的設計改進建議。而這個“贈品”,卻獲得很多測試委托方的厚愛,啟發(fā)他們解決了例如系統(tǒng)震動、控制失調等疑難雜癥?!皽y試者往往比設計者更加了解機器,就像醫(yī)生比我們自己更加清楚我們身體的狀況一樣,因為他們有我們身體豐富而全面的檢測數據?!痹罢f。
正是在液壓測試上數年的寶貴積累,加上對美、日、德等國際領先液壓元件企業(yè)技術現狀與發(fā)展動態(tài)的長期跟蹤,袁野認為新一代的液壓元件必須在控制性能、狀態(tài)檢測、組網通訊方面做出大幅升級,同時具備模塊化、通用化特點,以滿足復雜多變的系統(tǒng)設計需求,支撐工程機械主機智能化發(fā)展。2016年,袁野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湖南省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科技攻關項目《智能液壓元件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經過兩年攻關,袁野團隊研制了總線多路閥、數控液壓缸等智能液壓元件,并在工程起重機、小型挖掘機上實現應用。成果之一總線多路閥可更加精確、靈活地控制各執(zhí)行機構的作業(yè)速度,為主機能耗優(yōu)化、工況適應提供更加精細的匹配策略,實時監(jiān)測各執(zhí)行機構的作業(yè)狀態(tài),為主機故障診斷、健康管理提供更加豐富的決策數據。
這兩項成果已在有“工程機械的世博會”之稱的上海寶馬展作為智能化關鍵零部件展出,受到同行、客戶的一致好評。
2017年,因中聯重科土方機械產品發(fā)展需要,由袁野組建并帶領產品研發(fā)團隊,與中聯重科北美研發(fā)中心的外籍專家一起,共同開發(fā)中聯重科新一代液壓挖掘機。
“兩年里的除了春節(jié)與圣誕節(jié)假期,每個星期至少三次,我們都會與北美團隊召開設計溝通會議。由于中美時差正好13小時,所以我們經常是白天設計,晚上開會?!痹罢f,“技術不是封閉在實驗室中的工作,雙方在交流中,都能給彼此很多啟發(fā)?!?BR> 依托于中聯重科土方機械板塊的高速發(fā)展,加上中聯重科國際協同的研發(fā)平臺,袁野深信其在智能液壓元件的發(fā)展理念及研究成果,將會在挖掘機產品上快速應用,大幅提升挖掘機產品競爭力。
2025-01-24 09:53
2025-01-24 09:51
2025-01-24 09:46
2025-01-24 09:17
2025-01-22 09:19
2025-01-22 09:16
2025-01-20 09:05
2025-01-16 11:09
2025-01-16 11:01
2025-01-16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