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驕陽似火,室內(nèi)天寒地凍。
8月28日,室外氣溫超過35℃。江夏區(qū)黃家湖附近的中百物流冷鏈配送中心里,一群人穿著厚厚的棉襖、棉褲,戴著圍巾、皮帽,在零下18℃和零下25℃的環(huán)境里工作,感受著與眾不同的夏天。
“一年四季,最怕夏天?!敝邪傥锪骼滏溑渌椭行呢?fù)責(zé)人張建鈞介紹,高溫季節(jié),庫內(nèi)庫外溫差過大,很考驗員工身體,體感也十分難受,冷庫工作人員最舒適的工作季節(jié)反而是冬季。
一年四季穿棉衣
棉襖、棉褲、棉靴,圍巾、帽子、手套……8月28日上午10時,中百物流冷鏈配送中心庫管主管鄧白因全副武裝工作近兩個小時后,正準(zhǔn)備出冷庫緩緩。
鄧白說,這里面工作1至2個小時,反應(yīng)會慢一拍,耳朵也受不了,鼻涕直淌,根本控制不住,必須出庫緩一緩。
“棉襖是我們一年四季的工作服,這里估計是武漢最冷的辦公區(qū)。”他拍了拍棉襖,指著腳上的棉靴說,很多冷庫工作人員會墊兩三雙鞋墊御寒。
眼下,被稱為城市“超級冰箱”的大型冷庫,成了城市保供的必備環(huán)節(jié)。占地1.2萬平方米的中百物流冷鏈配送中心,共有18個冷庫,其中8個為零下18℃和零下25℃的低溫庫,大量湯圓、水餃、冰激凌、禽畜、水產(chǎn)等凍品經(jīng)這里儲存、轉(zhuǎn)運至中百分布在全省的1300多家倉儲、超市、羅森以及好邦店。
穿上厚厚的棉襖,記者跟隨鄧白因進(jìn)入冷庫深入最冷區(qū)。
冷庫門徐徐打開,白色冷氣翻滾而出。進(jìn)入冷庫,頓感涼意刺骨,地面凝結(jié)著一層白霜。冷庫入口處的溫度計顯示,此時溫度零下20℃。呆了十多分鐘,記者感覺冷氣從腳底直往身上鉆,胳膊控制不住地發(fā)抖。
在冷庫工作2年多的周亮,正按清單上的要求將貨物載上叉車,轉(zhuǎn)運到裝車區(qū),等候冷鏈車裝車后送至倉儲門店。
2025-01-24 09:53
2025-01-24 09:51
2025-01-24 09:46
2025-01-24 09:17
2025-01-22 09:19
2025-01-22 09:16
2025-01-20 09:05
2025-01-16 11:09
2025-01-16 11:01
2025-01-16 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