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輪胎磨損顆粒(Tire Wear Particles, TWP)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這些顆粒在駕駛過程中通過輪胎與路面摩擦生成,成為空氣和水環(huán)境中微塑料污染的重要來源。多項研究表明,輪胎磨損顆粒對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構(gòu)成潛在威脅。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科學家們正在探索使用靜電技術(shù)來捕捉駕駛過程中生成的輪胎磨損顆粒。
在研究中,美國加州空氣資源委員會(California Air Resources Board, CARB)指出,隨著尾氣排放的減少,非排放顆粒物(如剎車和輪胎磨損顆粒)對空氣污染的相對貢獻增加。這些顆粒物中含有鐵、銅、鋅和鈦等重金屬,對人體健康有潛在危害。CARB的研究表明,隨著車輛行駛里程的增加,輪胎磨損顆粒的排放量也在增加,這對附近社區(qū)的空氣質(zhì)量產(chǎn)生了不利影響。
中國汽車技術(shù)研究中心的一項研究通過實驗室磨損試驗,測試了不同輪胎在磨損過程中釋放顆粒物的分布情況。結(jié)果顯示,輪胎磨損顆粒主要是超細顆粒,占比高達94.80%,這些顆粒的尺寸范圍從6納米到10微米不等。研究還發(fā)現(xiàn),輪胎傾角和滑動角對顆粒物的排放量有顯著影響,速度和負載也對排放量有一定影響。
2025-01-24 16:10
2025-01-24 13:56
2025-01-24 13:54
2025-01-24 13:53
2025-01-24 13:52
2025-01-24 13:47
2025-01-24 09:48
2025-01-24 09:34
2025-01-24 09:33
2025-01-24 09:32